- 作者:马丽丽 文图
- 时间:2020-03-16
- 来源:[db:来源]
3月16日下午,电子商务学院召开视频会议,集中专题学习《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称《规定》)。院长冀延卿、党总支书记宋艳萍、副院长郭瑞强、张柯,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全体辅导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宋艳萍主持。
首先,由学院党总支组织员马丽丽领学《规定》,领学内容包括《规定》制定的背景、思政课的内涵、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职责、配备选聘、培养培训、考核评价等。
随后,党总支书记宋艳萍向与会人员传达3月14日学校专题会议精神,传达了校长于向英、常务副校长李庆阳、副校长陈静、校党委书记李国强等领导先后所做讲话的主要精神。宋艳萍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日常工作中都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离不开与他们天天见面、沟通交流的辅导员。她结合教育部43令的相关内容,强调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思想政治辅导员要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价值引领工作。
接着,与会人员分别进行了发言。副院长郭瑞强首先进行发言,他从《规定》主要内容出发,提出辅导员队伍是思政教育队伍的一部分,在日常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要有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作为专业课教师也要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团总支书记梁田园,既是思政课教师也是辅导员,她主要从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发言。她提到思政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我们需要持久性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以“青年大学习”活动的开展为例,这也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途径,辅导员们可以利用这一活动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在疫情期间,辅导员可以利用线上活动,做好思想教育的引领工作,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辅导员马静通过深入学习《规定》,认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依靠辅导员队伍。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作为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仅是导师更是知心朋友。她以疫情期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生工作心得。作为辅导员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内化到学生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持续性。
辅导员李云亭,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一员,他以疫情期间学生的捐款和志愿服务等内容为教材,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对所带班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过分享身边学生的正能量事迹,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构建学生正确的三观,进一步树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意识。
鲁梦琳作为新辅导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她提到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都是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共同推动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作为高校辅导员,为人师表,首先要正其身,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做好学生新时代的“引路人”。她以疫情防控期间具体工作事例,介绍了自己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与学生耐心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开展学生工作的心得和体会。
辅导员杨党芳,她以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职责为切入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规定》的学习心得。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其职责之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榜样、做表率。在工作之余,我们也要多学习思政课教材,夯实思政理论知识,做好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相结合,进一步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以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堂的重视程度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引领工作。
辅导员郭春旭结合《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各方面力量配合好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共同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作为毕业班的辅导员,她也结合实例分享了自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最后,院长冀延卿做总结发言。他从“新时代”、“思政课”和“教师队伍”三个关键词切入,从“势”、“课”、“人”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学习《规定》的体会,同时对全院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规定》精神,提出希望和要求。
(一)《规定》符合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首位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首要任务。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大学生“立德成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规定》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基本遵循,其七章二十八条内容基本涵盖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和队伍建设的各个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
(三)教师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
1、学习提高。《规定》的精神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用于辅导员,也适用于专业课教师。因此,大家都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规定》的精神,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规定》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2、身体力行。要按照《规定》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坚持“课程思政”、“课程育人”,按照《规定》提出的“岗位要求”,做到“八个相统一”,自觉融入“育人”理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3、引导引领。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